当村医7年“青妹”成了全村的闺女 照料“被时间遗忘的人”

新闻探索 2025-09-14 23:12:31 7

开栏语

今年是当村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。广东以建设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为引领,医年女扮男装网深入实施卫生健康“百千万工程”,成全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。闺女

今年6月起,照料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间遗大力支持和指导下,羊城晚报派出采访团队奔赴全省各地,青妹开展实地调研采访,当村深入挖掘遴选出十位扎根基层、医年服务群众的成全村优秀医生代表。他们当中,闺女既有从顶尖三甲医院下沉帮扶的照料女扮男装网专家,也有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一方的间遗乡村医生。

正值“8·19”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,青妹从今天起,羊城晚报连续10天推出“百千万工程”基层“医”线蹲点系列报道,用镜头和文字,讲述这些基层医生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的动人故事。敬请垂注!   (朱嘉乐)

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颖颖 实习生 罗滢

图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方浩

在粤东北群山环绕的禾礤村,黄小青逆着雨势,骑着电动车穿行在蜿蜒陡峭的山路上。路灯下,药箱在细雨中泛着微光,她昂着头,嘴里轻哼着《蓝莲花》——那是她每天穿越乡村出诊时的背景音乐。

1978年出生的黄小青,是梅州市平远县长田镇禾礤村卫生站的一名乡村医生。七年前,这位曾在柏塘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的妇科医生回到了故乡,成为禾礤村的常驻村医、兼职长安村村医。从此,这两个村庄几乎成了她全部的世界。

她成了全村的“女儿”

禾礤村是长田镇人口最少的村庄,距离最近的三甲医院有32公里。常住人口398人,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03人。这意味着,黄小青面对的病人,大多是老人。

卫生站干净整洁,八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,却要容纳等候区、诊室、药房、理疗室、输液室和配药室,小小的卫生站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。小青瘦小的身影忙忙碌碌,把整个村庄都捂得暖烘烘的。

这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,除了诊治感冒发烧、腰腿疼痛、提供理疗和注射营养针,黄小青更像是全村的闺女,老人们亲昵地唤她“青妹”。

蚂蚁叮咬过敏?找青妹。菜地干活扎到刺?找青妹。想录入电话号码?还是找青妹……“有时感觉自己像个保姆。”黄小青笑着说。

照料“被时间遗忘的人”

黄小青成为村医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花4天时间跟着村干部挨家挨户,走遍了所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。按照国家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每年要体检一次,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,还得每三个月随访一次。黄小青几乎每天都要翻看随访表,挨个打电话提醒那些没来的老人。

丁婆婆是一位失能老人,几年前因脑瘫接受手术,术后由于疏于照顾,渐渐失去自理能力,只能终日躺在床上。黄小青一走进房间,老人立刻来了精神:“我十分想你了,手机坏了,打不了电话。”量完血压,黄小青拿出指甲刀帮婆婆修剪两个月没剪的长指甲,又忙前忙后地替她擦身清理。

临走时,黄小青特意向丁婆婆确认,是否还记得自己的电话号码,丁婆婆应声熟练地背了出来。她早已成为许多老人的“第一紧急联系人”。

夜幕下的《蓝莲花》

黄小青每天7时30分准时打开卫生站的大门,8时左右,大厅里就几乎坐满了等候的身影。有外村的患者慕名而来,觉得她这里实惠、看诊效果好;有人提着家里种的南瓜,有人只是纯粹来聊聊天。“我自己种的菜带过来,青妹就不用辛苦去买菜了。”一位从十几公里外走路来的阿婆说。这是一种独特的医患关系,也是一种朴素又真挚的情感回馈。

夜幕降临,村庄归于宁静。黄小青也准备回家。她骑上电动车,穿行在蜿蜒的山道上,轻轻哼唱着《蓝莲花》,像是在与这座山、这个村庄、这份命运低语:

“没有什么能够阻挡,我对自由的向往……”

在山那边,城市灯火通明。在山这边,她是很多老人心里,那束不灭的光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tieling.70man.com/html/775a1399211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近50幅唐卡珍品亮相西藏博物馆

即时零售市场火热

前6月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长9%

数读“十四五”丨10组数据 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良好开局

葡萄牙北部发生森林火灾 居民游客被紧急疏散

友情链接